下周,上海、杭州、温州等七地轨道交通乘车二维码互联互通作为长三角交通一体化发展战略展示成果将亮相第二次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人座谈会。
能够后来居上,率先跻身长三角交通一体化发展的第一梯队,得益于近年来市铁投集团坚持“轨道交通+新型城镇化+智慧化”的发展理念。这其中也离不开市铁投集团副总工程师吴越的坚持。
1去年12月,市铁投集团积极推进长三角交通一体化发展工作,决定将与上海等地地铁乘车二维码互联互通工作提上议事日程。但根据既定时间表,要实现互联互通需要等到2019年底或2020年初。
“太慢了,老百姓等不起。能早一天是一天。”吴越带领团队与区域内兄弟城市及有关单位不断沟通,争取“优先”。从今年2月底到4月初,除奔赴合肥、上海、杭州等地对接外,吴越还召集相关单位来温开会。大小会议开了多少次,他已记不清了。
当然,工作推进也不是一帆风顺。面对有关环节三番五次生变,吴越据理力争,最终在4月9日召开的长三角地区二维码乘车互联互通工作主任专题推进会上,敲定了与上海地铁互联互通的具体时间,并对接其他城市互联互通工作。
目前,温州与杭州、宁波、合肥等地的乘车二维码互联互通工作已进入最后测试阶段。接下来,南通、徐州、金华、绍兴等城市也将陆续加入。温州市民只用一个“温州轨道”app就能走遍长三角的愿望指日可待。
2吴越学的是强电专业,轨道交通车辆方面是他的专长。2013年7月,吴越进入了温州市铁投集团。此后,由于任务分工的原因,他兼任市铁投集团机电设备部经理、运营分公司副总经理,接手了更多有关通信、信号专业方面的工作。
然而吴越很快就发现,由于专业领域的隔阂,他听不懂通信领域很多专有名词或英文缩写。“这种‘知识撞墙’的情况很频繁,如果每次都向人请教或查阅资料,肯定会大大影响工作效率。”当时,有人送了吴越一本《新一代网络建设理论与实践》,里面包含了不少通信专业的基础知识。他把这本书放在办公桌上,只要一有空就翻一翻,愣是把生涩的专业知识啃了下来。
3市铁投集团秉持的发展理念原是“轨道交通+新型城镇化”。吴越认为,S线只是在物理空间上将散落在温州市域内的城镇组团串联起来,但更重要的是要赋予这条轨道交通线路“智慧化”的灵魂,打破物理空间的局限。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吴越脑海里蹦出一大堆关键词。然而,信息化建设预算不足,信息化专业人才稀缺,成了最初困扰吴越的烦恼。
幸运的是,市铁投集团不久便将发展理念调整为“轨道交通+新型城镇化+智慧化”,相关建设预算和人才配套也紧跟了上来。
在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信息化专委会2018年度大会上,吴越受邀上台作代表发言,他主导完成的《温州智慧市域轨道交通信息化理论与实践探索》与《基于云计算的综合监控系统》获得最佳实践优秀奖项。同一座城市同时揽下这两个大奖,并不多见。
“的确,温州在轨道交通技术创新方面的探索正在影响全国。”在吴越看来,和几年前行业内“照搬前人”的保守不同,如今建轨道交通,如果不讲“云架构”“大数据”,就有点落伍了。
苍南物流网(http://www.wz56w.com/),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如查找更多有关物流公司、线路信息,欢迎搜索关注“苍南物流网 龙港物流网”(cnthgg)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