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航区单船平均吨位直逼500载重吨 稳居全省内河首位
发布时间:2018/1/4 12:29:21 分类:新闻资讯 浏览:560
2017年以来,湖州港航管理部门以创建国家“内河水运转型发展示范区”为工作总目标,大力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工程,通过老旧船舶淘汰、标准化船舶建造、专业化船舶体系建设等途径,全面推进内河船舶转型升级。截至2017年12月底,本港注册营运船舶单船平均吨位达499.4载重吨,比2016年底提高了55载重吨,增幅达12.4%,稳居全省内河首位。
湖州航区营运船舶单船平均吨位快速提升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淘汰老旧运输船舶。积极推进“十三五”内河船型标准化工程,淘汰船龄长、能耗高、效益低的老旧落后船舶。从2016年11月初启动新一轮老旧船舶拆解淘汰工作后,2017年共完成拆解淘汰船舶553艘、100334总吨;转出本市船舶17艘、10580载重吨;累计注销船舶538艘、17.41万载重吨,注销的538艘船舶平均吨位为323.6载重吨。二是发展标准化大吨位船舶。全年新建船舶31艘、22364载重吨,外港转入本市船舶69艘、31846载重吨,新增的100艘船舶平均吨位达542.1载重吨。三是构建专业化船舶体系。鼓励水运业主经营内河集装箱船、散装水泥船等特种船舶运输,全市集装箱船舶运力达51艘、2450标箱,拥有散装水泥船219艘、多用途船20艘、油货船6艘,全市特种船舶达296艘、18.16万载重吨,特种船舶占全省内河半壁江山。本港注册营运船舶由2016年底的4259艘下降至2017年12月底的3856艘,净减403艘,运力规模由2016年底的185.9万载重吨上升至2017年12月底的188.74万载重吨,净增2.84万载重吨。随着拖带式驳船和船龄长、吨位小的单船退出水运市场,加之新建船舶投入营运,且新建船舶平均吨位达到721.4载重吨,全市营运船舶单船平均吨位快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