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检验检疫:为出口货物海外减免关税超百亿
发布时间:2018/1/20 10:35:37 分类:新闻资讯 浏览:587
记者从18日召开的浙江检验检疫工作会议上获悉,2017年浙江检验检疫局服务开放强省取得新突破,一年来,为出口货物海外减免关税首次超过100亿元。此外,长三角检验检疫一体化进程加快,浙沪、浙甬出口直放率双超96%。
浙江有许多改革探索走在全国前列。浙江检验检疫局局长贺水山介绍,浙江检验检疫局聚焦外贸新业态,全力支持跨境电商发展,助力杭州打造全国首个跨境电商宠物食品试验基地,推动建成首个国字号跨境宠物产业联盟。助力深化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进一步推出15条支持举措,扩大市场采购贸易商品范围,小额小批量商品检验监管方式获国家八部委认可,出口全国首批市场采购预包装食品,积极支持进口市场采购商品贸易试点,支持义乌争取进境指定口岸“全牌照”。支持铁路口岸临时开放,全力服务保障“义新欧”班列常态化运行。
此外,浙江检验检疫局在扶持外贸发展平台方面亮点纷呈,浙江检验检疫局辖区自贸协定利用水平达29%,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全年签发各类原产地证书首次突破百万份,签证量跃居全国第二,为出口货物海外减免关税首超100亿元。
在贸易便利化方面,随着长三角检验检疫一体化进程加快,浙沪、浙甬出口直放率双超96%,负面清单外从上海、宁波口岸的进口直通全面实现。并上线运行“智慧口岸”项目,集装箱、船舶、卫生监督管理等平均通关时间缩短20%。此外,加快推进无纸化工作,目前,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全面启用审单放行新模式,80%以上的进出口货物可以实现“秒放”。
据悉,今年,浙江检验检疫局将以“互联网+检验检疫”改革为核心,优化再造检验检疫流程,实施全流程无纸化,构建“风险分析+抽批检验+审单放行”检验检疫监管方式,实现精准监管基础上的快速通关放行。充分发挥长江经济带检验检疫一体化机制优势,进一步扩大浙沪、浙甬出口直放、进口直通覆盖面。深化“智慧口岸”建设,推进“智慧口岸”与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深度融合,构建更低成本、更高效率、更加透明的口岸通关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