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滴滴真是太难了。
哥以前遇到困难,总拿下面这个视频解闷,如今哥把它送给滴滴。
难上加难,滴滴本滴。
去年,滴滴因郑州空姐、温州乐清女孩接连被害案被大家狂喷,滴滴顺风车业务宣布下线整改。
今年11月6号中午,已经暂停了一年半的滴滴顺风车业务重新试运营。
结果因为一条运营规则,又直接被喷上风口浪尖。
“晚上8点以后,顺风车业务不对女性开放”。
一下子女网友全来劲儿了,集体祝倒闭。
滴滴顺风车业务开张和关张,差点在同一天。
一方是价值观的较真,一方是出于现实安全性的考量。
在这之前,国内的任何交通工具从来没有限制性别来做区别对待的。
如果滴滴开了这个头,那以后女性乘坐公交车、乘坐出租车出了问题,是不是都要限制夜间出行,那不就成了“女性宵禁”了?
网友的质疑比哥更多,更猛烈,拿着价值观的放大镜看说它“性别歧视”,滴滴挨骂其实不冤。
一个简简单单的出行工具,被架在政治正确的火上烤,实惨。
不过滴滴出此下策,也是被逼无奈。
限制晚上8点以后女性出行,无论从时间还是性别,都是经过数据分析得出来的结果。
根据顺风车过往安全投诉数据统计,20:00-23:00、23:00-5:00两个时间段,涉性类投诉数量比5:00-20:00分别高45%和465%。
其中女性投诉占绝大比例。
如果“愿世界和平”始终是个段子,那这两个矛盾几乎就不可调和。
太难了。
情急之下,滴滴昨晚发布了第二则通告。
顺风车服务就提供到晚上8点,男女平等,大家都别坐。
结果,大家又不买账。
你态度不端正,你有小情绪了。
祝倒闭,不谈,抬走吧,下一位。
滴滴果真是闹情绪?又跟去年似的,撂挑子不干了?
生意就是生意,没有人跟钱过不去。
滴滴顺风车一直声称自己是“合乘车”,国家对合乘车的定义是不以盈利为目的,得是用户自发的行为,平台顶多提供媒介的作用。
你要是敢限制性别,那就承认自己是网约车了,顺风车业务赚多少钱你自己心里应该有数。
与其说闹脾气,滴滴只不过是在“男女都乘车”或者是“男女都不乘车”之间做了一个选择。
让哥难以置信的是,滴滴竟然选择了后者。
在这里,哥就有点心疼滴滴了。
因为滴滴明明做出了那么多努力,却始终不敢有姓名。
在郑州空姐、温州乐清女孩的事件里,大家愤怒的是女孩们明明在有求助行为的情况下,滴滴的客服系统、应急系统都不过关,让原本可以避免的悲剧发生。
其实只要去看看他们这次新的运营产品方案,大家提到的提高车主门槛,公安背调,征信调查,客服专业度,均有做出回应。
是不是还不错?
但没办法,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看得出来,滴滴是真的怕。众目睽睽之下,滴滴承担不起再有一次的舆情危机。
哥甚至能通过这两条声明,看到滴滴顺风车产品经理的手微微颤抖。
太可怜了!
反过来对于我们这些普通用户,哥已经不想多说。
大家已经被喷的够多了。
出租车的命案是滴滴的13倍,你怎么不说?世界上就是有变态,滴滴能消灭变态吗?
滴滴解决的是出行,不是社会犯罪问题。
昨天还看一个公号写顺风车的困境要怪这个社会。
眼瞅着就要大喊一句:中国人不配坐顺风车。
完全没必要。
哥一直很喜欢一句话叫:合理诉求,合理期待。
你总不能逼着滴滴把自己上交给国家吧?
而且上交给国家就靠谱了吗?
根据2017 《中国女性安全出行报告》:女性出行暴力案件,施害者独自一人实施暴力的事件共有100起,其中有62起暴力事件中的暴力形式包含性骚扰或强奸。
存在责任方的事件共有74起,但责任方给予赔偿的事件仅有3起,责任方做出整改的仅有3起,责任方配合警方调查有11起。
违法成本低,难求证,难追责。
改善整体的中国女性出行环境是个大命题。
这些你能指望着滴滴去改变吗?那滴滴可太难了。
更何况,你知道滴滴顺风车整改,大家风平浪静的日子里,其实哈罗出行、嘀嗒等等平台都一直在运营顺风车业务吗?
果然闷声发大财才是最好的。
苍南物流网(http://www.wz56w.com/),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如查找更多有关物流公司、线路信息,欢迎搜索关注“苍南物流网 龙港物流网”(cnthgg)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