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 快递丢了可能是骗局的开始
发布时间:2018/4/9 17:42:49 分类:新闻资讯 浏览:565
近日,“快递丢失双倍赔偿”和“淘宝购物退款”的诈骗案件像新型病毒一样在我县传播,两天时间内已有6位市民被骗。请广大市民注意,如果有人说您的快递丢失,可以给您赔偿,千万不要轻易相信,更不要按照骗子的要求进行操作。现刊出六则近期发生的真实案例。
1
2018年4月5日19时至2018年4月5日19时30分,吕女士在七星街道被人谎称以网购后快递丢失赔偿的方式,骗走人民币4980元。
详细经过:
骗子冒充圆通快递客服,说他们圆通快递把吕女士的快递弄丢了,可以赔偿8.9元,对方请求吕女士加他的微信,并按照他的步骤进行操作。随后,对方在微信页面给吕女士发了两个关于小额贷款软件的二维码,并让她下载。吕女士从其中一个软件内贷款了800元后,对方继续要求她在另外一个贷款软件内贷款。骗子声称会通过支付宝向她转钱,由于吕女士支付宝的信用等级太低了,转不了,就让她用微信转账。之后,对方让吕女士输了代码为“4980”的数字进去,并且报了一串数字,并确认这样就可以把钱退给吕女士。后来,吕女士才意识到对方给的6228481136761493874这串数字其实就是对方的银行卡账号,其开户人的名字是黄斌,这个代码其实就是给对方转过去的钱。
2
2018年4月5日17时27分至19时30分,盛女士在七星街道家中接到15690357544的陌生号码,对方以淘宝理赔方为由,骗走盛女士人民币1万元。
详细经过:
当天17时27分,盛女士接到一个河北石家庄15690357544的陌生号码。对方称自己是淘宝理赔方,并报出了盛女士在淘宝中所购物品的正确订单号。恰好盛女士在淘宝上买了根拐杖,但好几天了都还没到货。
对方表示送件过程中这个快件丢失了,可以进行理赔,并叫盛女士把银行卡号报给他,最后由公司统一打款。后来,对方以盛女士信誉不好,钱打不过去为由,让盛女士加了对方的支付宝账号150******54,真实姓名是王美琪。之后,对方又发给盛女士二维码,由于扫不出,对方就叫她从蚂蚁借呗里把钱借出来。于是,盛女士就把蚂蚁花呗里面的15792元都借出来了。随后,对方又让盛女士下载百度网盘并开通百度钱包快捷支付,把最大借款额度全部借出来。盛女士被骗子哄得晕头转向,之后又通过电话告知对方多个验证码,最终被骗人民币1万元。
3
2018年4月3日14时,徐女士在七星街道某公司上班时,被人以圆通快递丢失赔款为由骗走5800元。
详细经过:
2018年4月3日下午14时左右,徐女士在上班的时候接到一个15311436144的电话,对方自称是圆通快递退款客服,说徐女士的快递不见了,可以给她办理退款。随后,对方请求加徐女士为支付宝好友,加完好友后对方发了一个二维码的链接过来,徐女士扫码后就弹出了一个选择银行的界面,对方让徐女士填写银行卡号码、银行卡密码及身份证信息。输完之后徐女士收到了来自银行的短信验证码,然后她就把验证码直接报给了对方客服。对方得到她的验证码之后,徐女士就收到一条关于银行卡的密码已经通过掌上银行被修改的短信通知。然后对方还让她把支付宝里的钱提现到银行卡里,但是徐女士意识到不对劲就没再继续提现,共被骗5800元。
4
2018年4月1日19时,陈女士在七星街道家中接到电话,对方以赔偿快递为由骗取陈女士12000元。
详细经过:
2018年4月1日19时左右陈女士接到一个江苏泰州的电话,对方称其快递被弄丢,将双倍赔偿陈女士,大概是200元左右。随后,对方说要加陈女士微信教她如何操作,于是陈女士就加了对方的微信(微信号为:tolivb)。之后,对方发给陈女士一个二维码,说是支付宝理赔中心,扫码进入后陈女士填写了支付宝账号、支付宝登录密码、支付密码、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银行卡密码等信息,等陈女士输完之后,对方谎称理赔中心进不去,让陈女士打开支付宝的蚂蚁借呗,建议陈女士使用借款,于是陈女士从蚂蚁借呗里面借出了12000元钱到她的交通银行卡上,之后对方又让陈女士下载一个小米金融的小额贷款软件。由于陈女士需要照顾小孩,就没有操作了,但是没过多久,陈女士就收到短信称其交通银行卡内的12000元钱不见了。
5
2018年4月3日16时5分至20分期间,李先生在七星街道某工地内操作手机时,被人以快递退款为由骗走人民币588元。
详细经过:
2018年4月2号早上11时30分左右,一个自称是圆通客服的人打给李先生,说李先生的快递丢失了,到时候工作人员会主动与他联系。当天下午16时05分,李先生又接到了一个电话,对方让他加了一个客服的QQ(客服QQ的号码是2011489428,昵称是理赔员)。加了QQ客服之后对方给李先生发了一个客户服务中心系统的链接,点击打开后是一个支付宝的登陆界面。李先生登录了该系统,然后客服通过QQ语音让他填写了银行卡信息、身份证号码及名字。输完点击下一步之后李先生就收到一个短信验证码,当李先生把验证码复制黏贴上去之后就接收到一条被扣款1000元的短信,客服称他的账户被冻结了,需要再次输入验证码,输完之后李先生收到了588元的退款,然而那588元立马被转走了。对方又让李先生输验证码,他输完之后就收到了412元,这次李先生意识到被骗了,立马将收到的钱马上转入了微信,随即报案。
6
2018年4月5日11时,石女士在七星街道家中接到15814239715的陌生号码,对方以石女士快件丢失为由进行诈骗。
详细经过:
2018年4月5日11时左右,石女士在南明街道家中接到一个15814239715的电话,对方称是圆通快递,并表示石女士买的快递丢件了,为了公司的零投诉,他们圆通公司会对石女士进行双倍价钱理赔,并称需要一定程序才可以完成理赔。骗子添加了石女士的微信后,在电话里教她下载支付宝app,还让她在支付宝里借款1300元,借款成功后石女士把钱转到微信里,在识别对方发来的一个二维码后输了微信支付密码,还告知了银行短信验证码。石女士告知对方已经付款成功,对方却称没有收到,还要她再次付款,石女士这才意识到被骗了。
警方防范提醒:坚持“三不原则” 不轻信、不透露、不汇款不轻信,就是接到电话、短信,或者是社交软件上朋友要求转账、汇款的时候,千万不要轻易相信对方。要学会缓一缓,先过一遍脑子,理性地思考一下这件事情是否合乎常理,是否合乎规矩,有没有什么异常的情况。如果还是无法了解,就通过其他途径核实一下,确定情况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不透露,就是保护好个人隐私,特别是五项基本信息(姓名、身份证号、银行账号、银行卡绑定的手机号、银行卡密码或者手机验证码)。实际工作可以证实,如果有效保护好自己的个人隐私,就能够很好地减少遭遇电信网络诈骗的可能。朋友圈里一些填写个人信息来占卜、测吉凶的测试少参与;超市门口填写个人信息领取礼品的活动也不要参加。这些行为都会在不经意的时候泄露个人隐私和信息。这些都很有可能成为骗子骗取你的信任,对你实施诈骗的一部分。
不汇款,就是在进行转账、汇款的时候,一定要再三核实,确保无误。只要稍有存疑,一定不要转账或汇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