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约3360字,细读大约需要8分钟
金仁哲,1967年生,朝鲜族,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春化镇人,1989年进入中国邮政成为乡邮员,30年乡邮行程达37万公里,从未发生过用户申告和错投的情况,深受当地百姓喜爱。曾获吉林省总工会“五一劳动奖章”、延边州十大杰出青年、珲春最佳投递员等嘉奖。
2019年春节前夕,冬天的东北大地,下午五点多就已降下夜幕。我乘坐的火车在黑暗中穿行,自长春市逐渐进入珲春市,路上一阵阵的耳鸣提醒我,火车又经过隧道了,这是一片不易行走的多山地区。
车停珲春站,全部乘客下车,邻座一位小伙子一边收拾行李,一边轻快哼起了歌曲:“所有花都为你开,所有景物也为了你安排……”是伍佰的《再度重相逢》。快过年了,小伙子显得心情不错。以他爽朗的歌喉,在过年聚会的歌唱活动中,他应该会占据重要一席。
春节是主题是热闹,而世间每一种热闹的背后,总有一些人在默默做着基础的支撑工作,金仁哲就是这些人之一。
《再度重相逢》歌声消失十多分钟后,我与珲春市金化镇乡邮员金仁哲初逢了——拜访这位平凡而又有些特别的主人,是我这次东北行的目的。
珲春市地处中国东北边境,与俄罗斯、朝鲜接壤,金仁哲所在的金化镇位于珲春东北部,距市区90多公里,全镇有20个行政村,是多民族聚居的边境乡镇。1967年,金仁哲在此地出生,1989年进入当地邮政成为乡邮员,30年风雪不改,一直在金化镇从事投递服务,深受当地百姓喜爱,多年来屡获嘉奖,其中包括吉林省总工会“五一劳动奖章”、延边州十大杰出青年、珲春最佳投递员等奖誉。
金仁哲开摩托到农村送件。如果是路途很远的地方,他会打车送过去,车费由每月固定的油费冲抵。在以前,当地人使用木板桥渡过这条河,某天,有人偷走了桥上几块木板,导致金仁哲的摩托车经过时发生事故,车掉进了河里,他幸运地没有掉下去。当时河水已经结冰,“如果人摔下去,肯定没了。”
“摔倒了多少次,我已经记不清了”
金仁哲清晰记得自己入职邮政的日期:1989年6月19日。也许是职业习惯,他能准确说出许多数字,比如他在1986年的高考分数:478。差两分未能考上辽宁一所知名院校,而他只报了一个志愿,自此与大学无缘,“我们家有兄弟仨,那时不流行复读,我家的经济条件也不支持我复读。”
之后,金仁哲成了乡邮员,“当时的工资只有67元。”为了补贴家用,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靠捕鱼来补贴家用,通常凌晨起床去撒网,回来睡两三个小时,第二天正常上班,却丝毫不影响工作。
珲春邮政的工作人员陈强告诉我:“金仁哲应该是我们这里工作时间最长的乡邮员了。乡邮员的工作非常辛苦,一是距离非常远,二是工作量很大。老金是春化支局的局长,不仅要处理行政事务,冬天还要烧锅炉给办公室供暖,另外还要做投递业务。春节是最忙的时候,很多快递公司都不送件了,最后一公里的投递基本是我们邮政来完成的。”
在春化镇,一些村屯距离镇邮政支局有20多公里,有的需要爬山越岭、趟河过溪才能到达。过去乡间多是沙土路,逢雨雪天就寸步难行。在这样的环境下,金仁哲做出了这个成绩:30年的乡邮行程达37万公里,从未发生过一次用户申告和错投的情况。
乡亲们把金仁哲当成自家人,经常托他购买药品或日常用品,或是托他代缴电费、贴春联。对于这些请求,金仁哲从不拒绝。
非但如此,乡亲们更把金仁哲当成自家人,经常托他购买药品或日常用品、贴春联,或是托他代缴电费。对于这些请求,金仁哲从不拒绝。多年来,他累计为乡亲代寄代收包裹8200多件、为农户代买代收物品达万余次。
小六道沟村距离春化支局12公里,村里的朝鲜族老大娘李福顺,年过七旬,腿脚不便且独居在家,其子在外地工作,每月给她寄来生活费。金仁哲就常常为李福顺送去汇款单和包裹单,有时甚至取出现金直接给她送去,十年如一日。如今的李福顺,已将金仁哲当成了亲人。
“我近年负责投递的片区更多了,有时候一天要走76公里。”金仁哲说,从业这些年来,他换了三四辆自行车,摩托车也换了两辆,已经记不清工作的时候摔倒过多少次,但有三个惊魂的瞬间,令他记忆犹新。
一次是骑自行车送件,他不慎摔倒在路边,身体落地时,眼睛距离树枝只有几厘米,如果运气差一点的话,他可能就失明了。
另一次是骑摩托送件,去程的时候路况尚好,由于投递的时间长,天气渐冷,回程时路上已经结冰,他连人带车摔倒在马路上并且连续打转,一时不能起来。这时一辆拉煤的货车经过,停了下来,货车司机看着在地上狼狈打转的他,不由得笑了。金仁哲说,“如果当时他没看见我,那就麻烦大了。”
还有一次是骑摩托车过河,当时河上只有一条狭窄的木板桥,他每天都经过,安全无恙,有一天,有人偷走桥上几块木板,他在行驶中惊觉,急刹时已来不及,车立了起来,把他甩了开去,然后车子掉进河里。“幸好我没有掉下去,当时河水结冰了,如果人摔下去,肯定没了。”谈起这段多年前的往事,金仁哲依旧心有余悸。
由于青壮年纷纷外出工作,珲春市春化镇的乡村里多是留守的老人,往往在春节期间才能和后辈畅叙。这些孤寂老人常使用拼多多进行拼单购物,送件的金仁哲因此成了他们的一个重要陪伴者。无形之中,拼多多成了联结这些人的纽带。
从报刊信件到拼多多包裹
春化支局每周工作六天,每天早上八点上班,金仁哲一般提前来到邮局做准备工作,冬天要烧锅炉给单位供暖,这时他就需要在凌晨五点起床。目前春化支局只有三个工作人员,金仁哲和另一位同事负责投递业务。
早在2008年,金仁哲就出任春化支局的局长,“当时领导跟我说:你不用做投递工作了,可以聘请人来做。但我还是想要做投递,希望继续服务乡亲。”
我到访春化镇的时候,气温零下8度,是当地人眼中的暖冬。村民告诉我,这里的气温能低到零下20度。但尽管是暖冬,依然到处可以看到冰块,在送件的路上,刺骨的冷风把金仁哲黝黑的脸和手吹得忽红忽紫。
高霞是春化支局职工,已与金仁哲共事十年,她说:“我的同事出去送件,都要穿得严严实实的,因为外面实在太冷了。老金走这么多年的路,有很多磕磕碰碰,受伤是常有的事,但他回来之后从来不跟我们说。他很会照顾人,有一次我下班得晚,这边的天又黑得快,办公室只有我一个人,他担心我会害怕,就留在这里陪我。”
金仁哲曾获吉林省总工会“五一劳动奖章”,“珲春最佳投递员”等奖励,他很珍惜这些荣誉。
行走在春化镇的乡村,只觉人烟稀少,一片寂寥之景。当地人告诉我,这里的年轻人大都外出工作了,村里多是留守的老人,这些孤寂的老人,经常在拼多多这样的购物软件上拼单买东西,送件的金仁哲因此成了他们的一个重要陪伴者。
我跟随金仁哲送件到梨树沟,进村的路况并不平整,车子一直颠簸,过去这里是沙土路,行走的难度可想而知。村里的穆先生一家人得知金仁哲来送件,纷纷迎了上来,他们所收的物品当中,有不少是在拼多多上购买的年货。穆家一位在城里工作的年轻女士,恰好放假回家过年,她说:“我经常用拼多多买东西,价格很实惠。”
金仁哲送拼多多年货节订单。这个尽量使自己发热的凡人,令东北冬季的风,显得不那么凌厉。
在这个僻远的边境乡村,随处可以看到拼多多的痕迹。金仁哲说:“以前我是送报纸和信件的多,现在是送包裹比较多。我跟乡亲们很熟,他们会告诉我哪些东西是在拼多多上买的。春化支局包裹量大的时候,一天有200多件,其中有三四成是拼多多包裹。”
如今的金仁哲,女儿在读大学,妻子偶尔打一些零工,他继续着乡邮员的角色不变。整个访问过程里,他没有说过“坚守”两个字,反而承认有过动摇,一度很想辞职:“当时有人拉我去外地打工,月薪有一万块,我动摇过,但我妈和我媳妇不同意,她们觉得邮政这份工作很好。我妈反对得很激烈,我怕她想不开,所以就继续做下来了。”他笑说,“后来我也觉得这份工作挺好的。看到乡亲们那么认可我,我很开心。”
离别的时候,我和金仁哲握手,他的手粗糙而温暖。木讷的他没有过多的言辞,只是反复说:“欢迎再来,欢迎再来。”这个尽量使自己发热的平凡人,令东北冬季的风,也显得不那么凌厉。
苍南物流网(http://www.wz56w.com/),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如查找更多有关物流公司、线路信息,欢迎搜索关注“苍南物流网 龙港物流网”(cnthgg)微信公众号。